一、原水管道被挖斷,情況萬分緊急
“普安鎮三江路施工地段自來水管道被挖斷了,路面出現大量滲水!”,11月6日16時公司服務熱線接到用戶的報漏電話。險情就是命令,劍閣公司工程部副部長杜恒立即奔赴現場實地查勘制定搶修方案并第一時間向公司進行匯報。經現場勘查漏點,確定為施工隊伍在進行城市道路施工時將埋設于三江路DN200取水管挖斷所致,共3處漏點。在隨后的11月7日的施工過程中,又發生管道2處被挖漏的緊急情況。多達5處管道損壞,導致大量漏水,普安城區6萬多居民面臨嚴重的“斷水”危機!
(管道遭到嚴重破壞)
二、責任在肩,領導靠前指
揮接到普安斷水的報告,保供就是責任,搶險就是沖鋒號。面對普安幾萬居民生活用水中斷的險情,公司領導高度重視,總經理李云、分管副總韓名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會同工程部人員一起研究制定搶修方案。李總要求,所有搶險人員必須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時間完成管道搶修,確保普安盡早通水。
(公司領導現場指揮部署搶修方案)
三、領導靠前指
揮搶險方案確定,指令下達,按照分工,公司各部門迅速行動。工程部肖劍、杜恒立即組織人員搶險。搶修材料、抽水泵、發電機、挖掘機、照明設備陸續入場;綜合管理部按照應急預案流程將相關情況上報主管部門、普安鎮鎮政府,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短信息服務平臺等渠道發布緊急停水通知,告知用戶;營銷部加派人手接聽服務熱線,耐心解答用戶來電咨詢,做好溝通解釋工作;生產技術部立即關停抽水設備,搶修閘閥設備。
(即使全身濕透也要保住供水)
四、挑燈夜戰,爭分奪秒保供水
由于損壞的管道埋地較深,且位于泥水坑中,地勢環境非常惡劣,給搶修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搶修人員只能一邊抽出泥水,一邊加固作業坑,克服重重困難搶進度。夜幕拉開,華燈初上,搶險人員草草吃口盒飯,借著燈光繼續戰斗。初冬夜晚涼意不斷,寒氣襲人,在泥濘不堪的工作坑內,維修人員沒有一個叫苦退縮,他們與時間賽跑,全力以赴按下搶修的“快進鍵”,跑出了“加速度”。經過全體搶險人員2晝夜奮戰,11月8日10時,搶修完畢,供水恢復。附近居民向搶險人員投來敬佩的目光,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
(深夜搶修奮戰)
(涵洞中的“獨行俠”)
五、千里送水保應急,滴滴都是情
“您好,劍州中學的儲備水已經用完。學校里有幾千名師生急需生活用水!”11月8日下午,接到劍州中學的用水請求,公司領導立即安排工程部聯系車輛從下寺向劍州中學以及急需用水的單位送水。普安停水,學校首先告急,維穩迫在眉睫。通過住建局協調,緊急調用中能投綠化公司灑水車一輛向普安送水。午飯剛過,滿載著自來水的車輛就順利抵達劍州中學,解決了學校的燃眉之急。雖是杯水車薪,但滴滴都是情。千里送水,充分體現了川投劍閣公司服務大眾的情懷,體現了關鍵時刻一個國企的使命擔當!
(及時送水解決劍州中學燃眉之急)